神经病学中有种怪病叫无痛症,一旦患上,便无痛觉。没有痛感,看似一件幸事,实则危机四伏——轻则外伤不知处理,重则体内重症不能及时医治,以致病入膏肓,危及生命。
好在这种肉体上的无痛症并不多见。不过精神上的无痛症患者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却是普遍存在。托尔斯泰的小说《复活》开篇就描绘了这样一个“无痛”社会:农奴受尽剥削,却不思反抗安于受虐;小市民非娼即盗,却恬不知耻心安理得;贵族阶层荒淫无度,却不知心灵荒芜恰似行尸走肉……
小说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便是一名典型的“精神无痛症”患者。他打仗、画画、求仕每一件事都是半途而废,人届而立仍坐食遗产度日。但他的可贵之处(或者说他的人生转机)就在于——他在一群无痛症患者中率先恢复了痛觉。
当然,在那样一个时代,一个人很容易在社会这口注满麻醉剂的大缸中失去痛觉。小说中的聂赫留朵夫曾觉悟过三次——第一次因军中的坏习气,第二次因社会上的奢侈风,但很快又“无痛”了;第三次因在法庭上见到了始乱终弃的玛丝洛娃,这一次他学会了思考,更准确地说是长久的思考。彻夜的思考如不断向伤口撒盐,使他在疼痛中保持着清醒。
正是这种思考让他踏上了悔过之途。尽管途中充满各种诱惑和阻挠,但他勇敢地一次次撕开了蒙在伤口上的纱布,感受着伤口的痛楚,并从思考中获得力量,最终“复活”。
《复活》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作品,成书前他刚完成思想上的巨大蜕变,所以《复活》可以看作是托翁的一部精神自传。托翁也经历了从热衷上流社会的各种活动,到逐渐看透心生厌倦,到最终“复活”的过程。他甚至称早年杰作《战争与和平》为“老爷式的游戏”。
支撑聂赫留朵夫与托尔斯泰的思想基础是宗教的博爱精神。但富有讽刺意味的是,托翁因言行的激进晚年被革除教籍,客死他乡。难道对痛苦的思考只能带来悲剧性的结局?
想想历史上那些思想者,很多都难以得到公众的理解。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的屈原,生命的尽头是那样孤独凄凉;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布鲁诺,死于众多“看客”的面前;在艺术上富有创新精神的梵高,是人们眼中的疯子……
但是谁也无法抹去那些在痛苦中思索的思想先驱的功勋。比如托翁,他的痛苦之思究竟意义何在?大家知道是俄国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,改变了世界大局,但列宁曾经指出,《复活》的完书就已经昭示了沙俄的覆灭,只是缺少一个催枯拉朽的过程罢了。
人类不仅生活在物质的环境中,每个人其实还有一个精神家园。托翁的博爱情怀,如同老子的小国寡民、陶渊明的桃花源、托马斯·莫尔的乌托邦,都是对严酷现实的透彻思考之后虚构出的精神伊甸园。这个伊甸园,正是多少亿、多少代人顽强地活着的原动力。
本文地址:因痛苦而清醒因思考而复活http://www.qhhaogezs.com//gaozhongzuowen/gaosanzuowen/2951.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!